中心专家蔡中华教授团队研究成果助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

发布时间:2023-10-19浏览次数:391

  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将于10月17日至18号在北京举行。在过去的十年间,中国与80多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签署了政府间科技合作协定,并与50多个共建国家和国际组织建立了知识产权合作关系。据悉,知识与技术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间流动,勾勒出了共建一带一路科技合作的生动图谱。

  我中心专家蔡中华教授在“一带一路”知识产权方面积累了大量科研工作,2023年10月16日,央视CCTV13早间新闻对中心专家蔡中华教授团队的“一带一路”知识产权科研工作进行了报道。

图片

报道详细介绍了蔡中华教授团队追踪“一带一路”倡议提出十年来,中国在共建“一带一路”国家专利的申请情况,构建了包含数十万条的信息数据库,将专利申请量、申请主体、申请领域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展示,为“一带一路”上的创新合作图谱提供理论与数据支撑。

  蔡中华教授团队发现,从2013年到2022年,中国在共建国家一共申请公开了6.7万件专利,年平均增长率达到26%。其中有八成以上的专利申请来自企业。十年间申请专利的企业数量由430家增至2429家,增加了4.6倍。过去十年,中国给共建国家带去了储能技术、节能与能量回收利用技术、清洁能源技术、化石能源、降碳技术等先进的绿色低碳技术。3549件绿色专利被中国带到了28个地点、国家,为他们带来了新的绿色发展。彼此真诚的合作,让探索未知空间的可能性无限延长。由中国向外辐射的鳞屑也将远处的点连接起来,网络中的连线越来越密。中国成为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论文合作数量最多的国家。面向未来共建一带一路的科技合作还在不断拓展,并变得更加紧密。

   

  蔡中华教授团队持续追踪十年来中国在共建“一带一路”国家专利的申请情况,构建了包含数十万条的信息数据库,全方位展现了中国与共建国家知识产业事业的发展成就。蔡中华教授认为,共建国家对数字通信等领域技术的强大需求,是加深共建国家间知识产权国际合作、释放经济体技术红利扩散的重要支撑点。“10年来,中国申请人在共建‘一带一路’国家专利申请公开与授权均呈快速增长态势。在全球数字化转型背景下,中国与共建国家在数字经济、医药化学等技术领域技术创新和合作不断加强。”

  展望未来,蔡中华教授团队组将继续深耕“一带一路”与知识产权研究领域 ,为“一带一路”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北化贡献。